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曾用名:江西教育学院学刊;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主办:南昌师范学院
主管:南昌师范学院
ISSN:2095-8102
CN:36-1335/G4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0.290576
被引频次:18091
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8);期刊分类:师范教育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情动理论导引(4)

来源: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二种路径和第一种相交织:他们关注更晚近更不神秘(虽然有更多资助)的人类/机器/无机物的集成,比如控制论、神经科学(研究物质、研究能动性分配、

第二种路径和第一种相交织:他们关注更晚近更不神秘(虽然有更多资助)的人类/机器/无机物的集成,比如控制论、神经科学(研究物质、研究能动性分配、研究情感/感官等)、正在进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生物信息/生物工程学(生命技术越来越多地染指生命和非生命间的情动联系)。

第三种路径出现在某种非人主义的、往往是地下的、非笛卡尔的哲学传统中,通常把物质的运动联系于无形的过程(斯宾诺莎主义):我们尤其可以在当代哲学中找到这些努力逾越各种性别和文化限制的尝试。比如女性主义[罗西·布莱多提(Rosi Braidotti)、伊丽莎白·格罗兹(Elizabeth Grosz)、吉纳维芙·劳埃德、莫伊拉·加腾斯]、或意大利自治主义[保罗·维诺(Paolo Virno)、毛里齐奥·拉扎拉托(Maurizio Lazzaratto)]、或哲学路径的文化研究[劳伦斯·格罗斯伯格(Laurence Grossbery)、米迦汗·莫里斯(Meaghan Morris)、布莱恩·马苏米],或政治哲学[乔治·阿甘本(George Agamben)、迈克尔·哈克特(Michael Hardt)、安东尼奥·尼格里(Antonio Negri)]的作品。

第四种路径出现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研究的一些路线里,当涉及主体间和客体间社会欲望系统中正在发生的冲击和压力时,某种相对来说不加掩饰的生物主义还是保持着具有共同创造力的开放性[早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西尔文·汤姆金斯、丹尼尔·斯特恩(Daniel Stern)、米凯尔·博尔西-雅格布森(Mikkel Borch-Jacobsen)等]。虽然这种倾向更想给情动一个正式的种类名称,也想给情动确定一个适合操作的特定范围,有更人类中心的终极目标,但它跟第三种路径还是很相似。

第五种路径出现在那些通常强调见微知著的政治研究里——或许常常是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残疾人运动、规范性权力下的底层关切——他们关注坚硬持久的物质性和转瞬即逝的蜉蝣,关注平时和工作日,关注日常和夜常生活,关注“经验”(这里的“经验”不是在个人和内在的意义上理解,而是在更集体性和“外在”的意义上理解)。在这些场景中持续的、重复的权力实践可以同时塑造一个有缺陷也有潜力去实现一个世界的身体(更准确来说是集体的身体),这个世界在规范的视域和边界内外得以维持。

第六种路径出现在各种企图反转20世纪下半叶著名的“语言学转向”的尝试(通常是和人文相联系)中——从文化人类学到地理学,到交流与文化研究,到表演艺术实践,到文学理论——经常触及那些逐渐被量子理论、神经学以及认知科学影响的作品,尤其是触及到被不平衡物理学所影响的作品(见前述第二种路径);这种倾向也要求回到和激活语言学转向之前或同时期的作品及其伴随的社会建构主义倾向。我们可以举出以下例子,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感觉结构”、弗朗茨·法农(Frantz Fanon)的“第三人称意识”、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非感官拟态、苏珊·朗格(Susanne Langer)的“开放的环境”,以及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实用主义理论等。这一情动理论转向有时关注前/超/平行语言“外部”领域如何跟“低等的”或相邻的感官(比如摸、尝、闻、韵律和动觉,或在另类/终极意义上自主的神经系统)相交的问题,同时也主张一种对于社会和文化更宽泛的定义。这些作品更多关注一系列各不相同的情动遭遇的伦理—美学方面。比如,这些情动遭遇包括和技术诱惑、婴儿、音乐、舞蹈,以及其他非语言艺术(尤其是建筑)、动物(伙伴或非伙伴)等的遭遇。

第七种路径出现在对情感的批评话语(及情感史)中。这些批评话语逐渐抛弃了内在化的自我或主体性(因而沿着第三种路径来问,如何在“后”我思的时代思考和感受?),以开启表现性的疆域,它更多地与共鸣的世界以及感觉/热情的漫射相联系——常常包括社会氛围、大众行为、感觉的传染、依附的事物[比如,近来对加布里埃尔·塔尔德(Gabriel Tarde)的兴趣回潮]以及一系列后殖民、杂种化和移民声音,它们对某一场景和环境中具有自我衍生的能动性和纯为私有的情感的个人化行动者的特权和稳定性进行了有力质[注]这种探索倾向可以在马苏米对几个著名实验的挪用和阐释中找到先例,在《情动的自治》中,马苏米就从雪人调查实验、“丢失的半秒”实验推演出情动对于意识和意义的优先性,并以语障患者观看里根总统的视频实验为契机引申到美国的里根文化现象,尝试从感觉传染的角度阐释“里根现象”和更一般化的总统现象中的大众行为。( 见布莱恩·马苏米,《虚拟的寓言: 运动、情感,感觉》,严蓓雯,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第28 - 58 页) 。——译注。在不把主体和客体的空间—位置当作首要条件的情况下,情感——接受了决定性的情动品质之后——可以怎样被重新考虑?[3]


文章来源:《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ncjyxyxb.cn/qikandaodu/2021/0726/592.html


上一篇:教育学类课程思政育人格局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西方游戏理论综述与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