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曾用名:江西教育学院学刊;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主办:南昌师范学院
主管:南昌师范学院
ISSN:2095-8102
CN:36-1335/G4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0.290576
被引频次:18091
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8);期刊分类:师范教育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功能变迁与进化逻辑基于(2)

来源: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51 年,时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在政务院第85 次政务会议上作了1950 的工作总结和1951 工作展望,也拉开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院系调整”的序幕。苏联专家福

1951 年,时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在政务院第85 次政务会议上作了1950 的工作总结和1951 工作展望,也拉开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院系调整”的序幕。苏联专家福民1952 年在京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我国的院系调整提供了苏联经验。在苏联办学经验的启发下,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开始参照苏联的单科院校模式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在院系调整前夕,我国共有高等师范学校近30 所,其中有12 所附属于综合性大学,此外,综合性大学“文学院还设有32 个教育系”。[5]随着院系调整的开展,将综合性大学中开设的师范教育进行了分离,并入了相应的高等师范院校,例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的教育系并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津沽大学以师范学院为基础建立了天津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工学院则分别并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此时的教育学院基本销声匿迹于综合性大学,取而代之的是专门的师范类院校,由师范类院校发挥“培养初高级中等学校师资、简师师资”的作用。[6]至此,非师范类教育学院基本迁移到师范类院校,其功能被师范类院校所替代。在院系调整和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这一阶段是我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逐渐萎缩和消亡期,也是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功能的弱化缺失期。

(三)功能分化的整合期(1978~2014 年)

随着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1977 年底高考的恢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恢复重建工作。1978 年1 月,教育部颁布《关于高等学校1978 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意见》拉开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序幕。从1983 年3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到1990 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到1997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再到2011 年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无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如何调整,“教育学”始终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学科门类之一。[7]教育类研究生教育的开展,为以科研为导向的教育学院的设置提供了时代契机。20 世纪80 年代,全国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开始纷纷成立高教所,全国有独立建制的高教所“曾一度发展到700 多所”。[8]高教所是非师范类院校后续发展进程中组建教育学院和发展教育科学的重要基础。20 世纪90 年代,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综合性大学“试办教育院系,参与中小学师资的培养”,[9]自此,综合性大学设置教育院系获得了法律保障,非师范类院校与教育学科亦再度携手发展。

经过1978~1999 年的恢复与重建,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迎来了“扩招”背景下的快速发展期。教育部于1999 年颁发《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有较大的发展,[10]并在“十五”规划中提出要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5 年达到15%。[11]自此,国家开始大幅度增加招生,全国高校也开始了不同范围的合并、划转与升格。全国高校数在增加的同时,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也逐步发展壮大。21 世纪初,综合性大学在高等教育研究所、心理教研室、电教中心等机构的基础上开始组建或扩建教育学院,尤其在综合性大学中表现更为突出。例如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于2000 年在原来高教所或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了教育学院,兰州大学于2002 年在高教所的基础上组建了教育学院。在高等教育扩招背景下,我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获得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不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地方普通本专科院校,都开始设置教育类学院。根据对各高校官方网站的统计,截止2014 年底,全国已有超过“400所高校设置了教育类院系”。[12]此时,综合性大学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培养,各院校开始积极探索教育学院的发展之路,内部结构变革使其功能开始分化和泛化,一定程度上也引发了高校内部子系统间的功能矛盾和冲突。总之,这一阶段的教育学院,基于不同的发展理念开始分化与整合,无论是设置教育学院高校的类型、层次、数量,还是教育学院自身的功能、类型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进入了功能的分化整合期。

(四)功能多元的明晰期(2015 年至今)

国务院于2015 年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拉开了“双一流”建设的序幕,[13]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2016 年着手开展第四轮学科评估。在“双一流”建设和第四轮学科评估的背景下,国内的部分综合大学开始在综合性与专业性之间作出了新的抉择,一批综合性大学先后裁撤了其下设的教育类机构。这也标志着我国非师范类院校教育学院的设置进入了理性调整期。根据教育部2017 年5 月公布的最新高校名单统计发现,我国设置教育学院的390 所高校中有58.72%的高校为综合性大学,这些高校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人口密度大、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它们在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教育学院的设置更加理性,功能定位与目标战略进一步明晰化,“国际化”走向也逐渐得到重视。[14]例如,研究大学的教育学院重点关注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和专业教育科研人才的培养,而非师范类专科层次高校的教育学院则立足于学前、中小学、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的培养。部分非师范类专科院校还专门成立了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从事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总之,此阶段的综合性大学逐步抛却了盲目设置教育学院的冲动,已设置教育学院的高校着力于根据高校特色形成学院特色,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功能更加多元与明晰。


文章来源:《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ncjyxyxb.cn/qikandaodu/2021/0225/478.html


上一篇:微小型幼儿园要“小而美”,更要规范有质量
下一篇:新加坡幼儿教育及职业教育系统的国际化专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