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曾用名:江西教育学院学刊;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主办:南昌师范学院
主管:南昌师范学院
ISSN:2095-8102
CN:36-1335/G4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0.290576
被引频次:18091
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8);期刊分类:师范教育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民国时期大学教育学教科书的编译与出版(4)

来源: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出版的影响 这一时期出版的大学教育学教科书,大大推动了高等教育学相关分支的发展。如训育学(德育),当时“我国各大学教育学院或教育系和师范

(二)出版的影响

这一时期出版的大学教育学教科书,大大推动了高等教育学相关分支的发展。如训育学(德育),当时“我国各大学教育学院或教育系和师范大学因鉴于训育的重要,多设有‘训育论’一学程,以研究训育的原理和实施。但是国内关于这方面的著述甚少,虽有一二佳本,却都美中不足。有些译本偏重理论,不顾我国的实际情形,有些又偏重实际,而对于理论的基础未经详细地阐明”[27]序言1。而李相勗根据自己在厦门大学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编著的《训育论》,两者兼顾,质量很高,不仅可以作为大学教育学院或教育系和师范大学的教科书,而且还可以作为研究训育者的参考,推动了训育教育的发展。再如教育原理,其时“国内关于教育之一般理论的译著,虽有多种,惟或则专重教育在社会上的功能及其余社会上各方面的关系之讨论,或则汇集教育之各方面的事实,加以编述。……大部分系叙述教育制度、测验、统计等具体事实,而对于教育之基本原理不及有清澈的阐明”[28]译序1。而宋桂煌翻译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与盖茨合著Elementary Principles of Education(《教育之基本原理》),一方面以桑代克的心理学说为基础;另一方面参照流行的各种教育学说,作综合的论述,是一部关于教育原理的经典著作,有助于高校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教育的基本原理。又如教育研究方法,国外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著作,虽然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而国内相关著作只有罗廷光著《教育科学研究大纲》,除此之外再“未见有其他专书,详论教育之科学研究法”[17]自序1。钟鲁斋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搜集资料编成的《教育之科学研究法》一书,“材料丰富,组织完密,对于各种教育的方法,讨论尤为详尽……为国内教育出版界中的新贡献”[17]杜序2。又如社会教育学,国内许多高校虽然开设有这一课程,但相关专著却寥寥无几[29]序2,马宗荣编著的《社会教育泛论》和《比较社会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可用的教科书,促进了社会教育学的发展。

这一时期出版的大学教育学教科书在高校中得以推广使用,加强了中文教科书的竞争力,改变了教育学教科书的使用结构[30]。如罗廷光所著《教学通论》在西南联大使用、马宗荣所著《比较社会教育》在大夏大学使用、王书林著《教育统计学》在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使用、杜佐周著《比较教育》和《教育与学校行政原理》在厦门大学使用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和反响,由此加速了教育学的本土化进程。此外,这一时期出版的教育学著作在教育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许多都被选入《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再版,是近代教育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和见证[31]。

四、结语

教育学随着近代中国新学制的建立与改革而快速发展,随后又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教育的走向。这一时期大学教育学教科书的编译与出版,是高等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结果,是民族意识与自信逐渐觉醒的结果,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清末民初教育学教科书的编译理念与成果,而且其质量和数量都远超其他丛书,代表了整个民国时期大学教育学教科书的最高水平,是促进民国中后期大学教育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此外,这一时期编译者在教科书编译过程中所秉承的“中国化”编译理念,如对传统教育学的挖掘、对中国特殊国情的重视以及对建立“中国化”的教育体系的努力,使之后的教育学工作者意识到对待国外教育学成果不能一味地机械照搬和移植,要正确处理异域与本土、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借鉴中应有所创新,在创新中也要汲取国外教育理论的精华,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1] 王萌,张春艳.教育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3.

[2]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

[3] 璩鑫圭,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4] 璩鑫圭,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5] 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纪念陶行知[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6]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7] 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G].上海:开明书店,1934.

[8] 项建英.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学科课程设置进路论略[J].高教探索,2015(7):97-100.


文章来源:《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ncjyxyxb.cn/qikandaodu/2021/0619/559.html


上一篇:学位论文选题的自我追问与确证一种教育学的视
下一篇: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百年探索与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