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讲,两个解决方案,每一个解决方案可以得到的评价有三种:1、正评价;2、负评价;3、无态度评价。所以理论上一共有9中组合情况。如下图:
然而!考试,只考一种!就是第八种情况中的,两个方案都被有困难的学生否定掉,也就是都有缺点。至于方案的优点,通常,是有的,但是有的情况,连优点都没有。总之,不管有没有优点,缺点是一定有的。
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的问题,既然原文中两个解决方案都是有缺点的,那我们到底如何选择并且对我们自己的推荐给出解释呢? 这一点才是最需要我们去研究明白的。
回答过程中的前半程,简单直接,复述困难和方法本身,同时作出一个选择。关键在于后面的解释,我们的策略是:用原文中自己没有推荐的方法的缺点来解释为什么不推荐这个方法,因为原文中一定有缺点。同时,证明自己推荐的方法的缺点是可以被克服的。
这里的一个关键理念是:不可以用原文中方法的优点作为选择这个方法的理由,因为原文通常是一定有优点的。况且,即便是用了优点作为理由,但是同样的方案也存在缺点,如果没有证明方案的缺点可以被克服,就等于学生的困难没有被解决,而第五题的考试本质就是“学生困难的解决”,这一点值得大家好好地理解一下,因为这套方法(包括前面的第四题)的理解和真正掌握确实需要更系统地学习,大家哪里不理解,欢迎私信。
最后,我们来说说最后一道题,Task-6。
2.2.6 Task-6
提到托福口语的第六题,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内容长、词汇难、听不懂、说不完。然而,我见过很多很多的案例,都听懂了的人的分数反而比只听懂了一部分的人的分数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第六题到底是怎么考的。
第六题的讲座(只有听力)中,教授会有两个分论点来解释一个核心话题,例如上图中的积累主考话题。那么,题目是如何提问的呢?如下图: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第六题需要我们用原文的观点和例子,去“解释”文中的概念。也就是说,我们讲的内容还是全部来自原文。那么请大家想一下,原文听力的长度接近两分钟,我们只有60秒的回答时间,考试可能要求我们把原文全部讲完吗?一定是不可能的。我们只需要回答出其中的关键信息就好,而且不需要概括,只需要“挑选”。也就是摘选出其中关键的内容即可。
在模版中,首先要将“1+2”模式的主旨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之后每个分论点,用“名称+定义+例子”的模式讲出原文中的关键内容。所以,一共7个核心采分点,全部cover即可,千万不要在一个点上恋战太久,导致无法完成回答。
在这里,我请大家记住一句话,“第六题,将7个要点讲全,比讲全某一要点更重要”。
好,以上,就是托福口语6道题的全部核心要义,但必须要说,想要做到真正的完全理解并且能够自己用出来,需要更加系统地学习并且配合上高质量且有反馈的练习才行。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讲讲该如何练习。
又写累了,再来一张~
2.3 正确的答题方法和练习
在这个关键环节,我会从“复习材料的选择、答题方法的使用、正确的练习过程、以及练习之后的正向反馈”来进行讲解。
2.3.1 题目/材料的选择
首先,市面上的托福口语备考资料多如牛毛,大家一直也都在困惑到底需要用什么资料复习。
更夸张的是,像“托福口语黄金80题”这样已经非常不再适合作为备考资源的材料居然还是被认为是如此的重要,这就让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给“题目/材料的选择”单独讲解一部分了。
P.S:近期我会在专栏里写一篇关于“为什么说黄金80题并不黄金”的文章
对于我们需要使用的资料,只有一个,就是“TPO”。TPO是“从前考过且不会再考的真题”,其实就是真题。至于现在有些“考场偷录出来的真题”,其实多半也是不会再考的,就算在未来会被重复到,也是概率很低很低的事情,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所以,TPO就是我们需要用的练习题目。
当年我们备考的时候,TPO只有6套,那个时候有一些模拟题和防真题出来,大家也要去练,因为TPO不!够!用!但是现在完全没有这个顾虑了,49套TPO随便用(别问我去哪获取TPO,我相信你搞得到的)。
至于练习量和时间安排,我给大家一个进度安排和题量表格:
进度安排
题量表格
17天,按照正确的理解和方法,独立问题每道题练习10-15题,综合问题每道题练习10道题,足够了。分数目标如下:
文章来源:《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ncjyxyxb.cn/zonghexinwen/2022/1207/832.html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版面费 |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